中國散貨船東未來將何去何從?
2014-02-11 17:01:20 來源: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中外運航運: 謹慎擴張船隊
同屬中外運長航集團,在香港上市的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(中外運航運)與長航鳳凰的境遇可謂一個天堂,一個地獄。
中外運航運于2007年11月上市,之后遭遇航運低迷,管理層決定不盲目擴張,耐心等待最佳時機。由于行業持續低迷,中外運航運一直未有機會動用上市所募資金,截至去年上半年,中外運航運手持現金為9.17億美元。
過去幾年,全球經濟增長疲弱,在新增運力大量投放的情況下,航運業盈利每況愈下。在截至去年6月底的中期業績報表中,中外運航運營業收入下跌12.8%至9349.7萬美元,凈利重挫92%至161.2萬美元。其管理層表示,整個航運市場已見底,預期未來數年航運市場年海運量將增長5%,與此同時,由于現時船價處于低水平,購新船機會良好。
去年10月22日,中外運航運宣布收購4艘運力分別為93297載重噸、93412載重噸、93252載重噸和93203載重噸的散貨船,價格均為1730萬美元,合計6920萬美元。4艘船舶于2013年年內完成交付。
對于此次交易,瑞信銀行認為交易價格較低,有助提升盈利。該行認為,中外運航運購入的4艘干散貨船,平均船齡為4年,二手市價約1.07億美元,換言之,此次交易價格有約35%的折讓,有助于鎖定每艘船日營運成本在9509美元,相比現時市場租船價格,有明顯競爭優勢,估計有助提升今年盈利9%。
新年伊始,中外運航運的購船計劃在持續。1月7日,中外運航運宣布向母公司中外運長航集團全資持有的附屬公司購入4艘新散貨船,共計1.03億美元。
中外運航運表示,新船建造成本相對較低,且企業具有充足資本的有利條件,購買節省能源的新船舶有助優化企業船隊結構,擴大自有干散船隊的運載能力,使企業在發展干散船舶租賃業務方面更具靈活性。